- · 化学研究与应用版面费是[06/01]
- · 《化学研究与应用》投稿[06/01]
- · 《化学研究与应用》期刊[06/01]
基教专家解析2022年北京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试题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。例如:第19题以“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”为任务,使考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,通过应用对比实验、变量控制等学科思想方法,进
试题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。例如:第19题以“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”为任务,使考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,通过应用对比实验、变量控制等学科思想方法,进行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证据推理,得出相应结论,凸显了实验方法在获取知识、培养能力、促进学科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,有利于考生发掘学科深层规律,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,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试题强调基础落实,注重教学实际。试题内容以课标为依据并依托教材,围绕化学核心主干内容,强调对基本概念原理、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,引导教师依标施教,不超前超量,不随意增加或删减内容,不随意提高或降低要求标准,充分使用好教材展开教学,引导学生回归课堂。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,考查了化学用语、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、典型物质的性质及变化、基本化学实验操作、学生必做实验、平衡移动原理、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与性质、电化学、离子平衡等主干内容。例如,第1题以“天宫课堂”授课活动的“冰雪实验”为素材,考查离子平衡和晶体类型。第2题考查结构简式、顺-2-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、基态硅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、过氧化钠的电子式等化学用语。第3题和第9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。第4题和第6题均以熟悉的反应为素材考查变化的实质及符号表达。第7题以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实验事实为素材考查了共价键类型、实验现象及能量转化。第8题考查有机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。第5题和第10题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学生熟悉的实验及其现象。
例如:第1题“天宫课堂”授课活动取材太空“冰雪实验”,展示了“冰雪”的形成过程,体现了化学之美,更突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高水平;第8题聚集诱导发光机制的研究,呈现出我国科学家研究的前沿;第11题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多肽,展现了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新成果;第12题二氧化氮的吸收和转化、第14题二氧化碳的捕获利用、第15题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第18题物质的循环利用,均体现出绿色化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,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卷,体现“立德树人、服务选才、引导教学”的核心功能,凸显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,彰显化学学科特色和学科价值,突出对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,注重对化学研究方法、研究过程、基本观念的理解和迁移应用,多角度、多层次、整体性认识和解决化学实际问题,关注学科基础,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及科学方法,体现“绿色化学”理念和社会责任,突出平稳过渡、稳中求进、稳中创新的命题原则。试题立足北京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际,融合各模块学段的知识内容,坚持倡导学以致用,提升思维品质,试题有一定的开放性,很好地体现了基础性、时代性、应用性、综合性、创新性和发展性。
一、突出时代主题,发挥育人功能,引导学生全面发展
试卷中结构模块的内容和其他知识板块内容交叉融合,体现了结构模块的知识在认识物质及其性质时的工具性价值。例如第1题、第3题、第7题、第8题都涉及物质结构的知识,能够引导学生完善认识物质的视角,深化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认识,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。
梁凯高级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
2022年北京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符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,注重基础,考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化学学科关键能力;重视真实问题解决和化学思维能力的考查,引领化学教学,服务人才选拔,持续稳定助力推进化学教学改革。
试题通过对课堂实验的延伸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,按要求完成必做实验,系统、全面、深入地理解实验过程中的化学原理,发展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角度和深度。例如第1题以“天空课堂”授课活动中的实验为载体,多角度认识了常见物质的性质,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。第5题让学生体会物质制备和分离操作的核心内容,呈现对基础实验必备知识的考查。第7题从多个角度对基础实验进行了再认识。第10题是对基础实验的延伸,考查了学生证据推理的能力。第13题对学生必做实验进行了系统的设计,运用对比实验、借助反应原理,加深了学生对必做实验的理解。
强调灵活运用,凸显思维品质:试题通过设置生产生活、科技前沿、实验研究等真实综合的问题情境,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增加新题型,关注知识版块间的融合(如第4题兼顾有机和无机反应、第7题和第15题兼顾无机、结构与原理,第8题兼顾有机和结构,第17题融合有机和滴定实验);考查角度全面而深刻,强调运用定量思维解决问题(第14题、15题、16题、17题、18题、19题均需要进行定量分析或计算);有一定的开放性,如第16题库仑测硫仪的工作原理和误差分析,培养考生多角度思考问题;引导教学不要把精力放在解题技巧上,要注重知识结构的建构,注重学科本质的理解(第15题全面考查原子结构、分子结构、晶体结构的本源性问题),引导教师优化作业设计,使学生摆脱“死记硬背”“题海战术”“机械刷题”等方式,引导教学从关注“解题”向“解决问题”、从“做题”向“做人做事”转变(如第13题以课标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——简单的电镀实验为素材,引导考生动手真实践、真观察、像科学家一样真思考)。
文章来源:《化学研究与应用》 网址: http://www.hxyjyyy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611/596.html